(這是一篇在一月初時寫的文章,原本不打算貼上來,無奈在不小心翻閱之後,還是忍不下心中的那股氣。)
昨天看到臺灣的博客來網站做了一些重大的更新
這個舉動當下給我的感覺是:臺灣出版界又再一次沉淪了
怎麼說呢?
實體書店龍頭誠品已經算是轉型成百貨公司了
(販賣所謂設計師品牌的精品百貨)
網路書店龍頭博客來也在這星期做出重大宣示:
他們更換了企業識別標誌(Logo),網站頁面和經營策略也做了一定程度的改變
簡而言之,就是向Amazon看齊,轉型成雜貨店網站
(也就是說,變成一家像是誠品的PChome,一個兼賣書籍的雜貨店而已)
我怎麼可以說是沉淪呢?只要有錢賺就不是壞事不是嗎?
(說實在話,只要能賺錢就好這個理念真是害慘了許多產業!)
但是請容許我用這個形容詞
用這個形容詞來描述當前的臺灣圖書零售業與出版業
你可以說轉型是所謂的品牌附加價值的終極應用
而所謂的終極應用就是以自身的品牌吸引力讓消費者想要買東西時
就自然而然想要上你的網站去瀏覽逛逛(以電子商務來說)
但當書籍不再是書店的主角時,當知識不再是讀者預期可以從書店或網路書店發現或得到的時候
請想想讀者們還能從書店得到什麼?書店還能給讀者什麼東西?
一堆置入性行銷的垃圾文宣?到處可見的79折新書?
還是一年一次的TOP XXX大特價?
又或者是逛書店的感覺就像在逛忠孝東路上的“潮店”一樣?
當網路書店四個字從一個以賣書起家的通路名稱消失的時候
當網路書店利用66折建立起品牌形象,以價格戰把出版業摧毀殆盡,再把出版社棄之不顧的時候
請出版人好好的思考一下,究竟你們的下一步在哪裡呢?
- Mar 02 Wed 2011 17:36
[出版] 博客來與臺灣圖書零售業的沉淪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